2008年1月5日

從佛法看「色戒」


陳沛然在「情之探索與神鵰俠侶」一書中,以佛法為核心,提出一個愛情理論,很有意思。

1.人對愛情採向外抒發態度者稱「豪情」,反之採向內收歛者稱「抑情」。
2.「豪情」落實於特定一人,稱為「多情」。
3.付出「多情」,未必能得到回報,如果得不到回報,或對方半途取消回報,從而貶低對方之貶低,否定對方之否定,這叫「絕情」。
4.「絕情」和「多情」均因在乎對方而生,再加上無特定對象的「豪情」,三者合稱「有情」,即人在情場內的意思。
5.人在情場外,有兩種情況,嬰兒或精神病患等不懂愛情是「未情」,因故選擇退出情場是「非情」。
6.以上各種狀態,可因主觀心意和客觀條件而在瞬息之間相互轉換,也可能因對象不同而有不同形態,如對甲「多情」,對乙卻「絕情」,對丙則「非情」。
7.「豪情」貪,「絕情」嗔,「多情」癡,「非情」懼(害怕愛情),這是戲劇最愛搬演的材料。
8.「中正之情」最從容:不妄稱「有情」高於「非情」或反之,不妄稱「豪情」高於「抑情」或反之,不妄稱「多情」高於「絕情」或反之,在各種「情」的形態間隨遇而安。

以這套佛法的理論來看「色戒」,會看到什麼呢?

易先生:性喜漁色是「豪情」,兇暴待王佳芝出於「絕情」,溫柔待她是「多情」,險被暗殺後「抑情」或「絕情」,殺了王佳芝。王佳芝:拒絕追求者是「抑情」,喜歡鄺裕民是「多情」,但鄺裕民「抑情」,令她惱怒而「絕情」,故不惜失身於梁潤生與易先生,但在易先生「豪情」所激下而「多情」,慌忙欲「抑情」不可得,再無以「絕情」而殺人的動力,最後被易先生殺了。

小說版本中,王佳芝死後,易先生認為,王佳芝臨死時恨他,如依此說,王佳芝最後是「多情」轉「絕情」了,易先生不以為忤,喜上眉梢,因為這情場老手明白,「絕情」是「多情」的另一種表現。但小說其實沒有直接描寫王佳芝臨死時的心情,張愛玲算是給王佳芝留下開放的結局。我沒有看過電影,但是看過湯唯接受採訪時,說王佳芝死於浪漫和幸福中,如依此說,電影中的王佳芝最後就是「多情」至死不渝了。有人說電影中的易先生最後「顫抖哽咽」,那就是和王佳芝一樣走「多情」路線了。

小說的「絕情」和電影的「多情」,何者為佳?有人嫌「絕情」愚嗔而選「多情」,也有人嫌「多情」愚癡而選「絕情」,要在「嗔」和「癡」兩種「愚」中二選一,真是太難了。「絕情」之寂寞和殺伐之氣固然難忍,「多情」使易先生險被暗殺,使王佳芝被捕槍決,又好到哪兒去呢?如依陳沛然的愛情理論,王佳芝臨死時,大可兩者都不選,看破「有情」,走入她從未造訪的「非情」新天地。只是,李安「抑情」而嚮往「豪情」,張愛玲「多情」而「絕情」嗜諷,兩人都跟王佳芝般,執著於「有情」而不能自拔。

很多人說,看完電影「色戒」後,心情沈重。我想,要是電影忠實於小說原著,安排王佳芝最後「絕情」而易先生「喜上眉梢」,那些心情沈重的觀眾怕要痛哭出聲了。對「情」、「色」這類問題,談理論沒有用,從寫本文之始,我就一直在想,有什麼小說或電影能與「色戒」抗衡,令讀者和觀眾心情不要那麼沈重呢?

「神鵰俠侶」曝露了情場內外的人生百態,而非只在「有情」境內打轉,是個好選擇,但是它至少有三個缺點:武俠小說標榜「殺人技能」,愛好和平的女性和部分男性(這句話當然是在取笑愛讀武俠小說的男性啦)可能不喜;「神鵰俠侶」故事發生在中國宋朝,現代的讀者較難認同;金庸小說是普通級,對床戲模糊帶過,和「色戒」相比,口味未免太淡…

因此,我推荐大陸作家王小波的小說「黃金時代」、「白銀時代」、「青銅時代」等。王小波描寫的男女相愛和性交,理直氣壯,情直慾壯,出以佯裝不解世俗禁忌的敘事口吻,令人捧腹;但它又不是耽溺於自我感覺的言情小說或色情小說,其性與愛以對方為工具,也以對方為目的,成為受體制迫害時的救贖,令人感動。李安和張愛玲的「色戒」到底在戒些什麼?站在「有情」內戒「多情」,只是在「絕情」、「抑情」、「多情」的煩惱中輾轉而已,好比減肥者戒冰淇淋改吃炸薯條,偶而忍不住又偷嘗幾口冰淇淋,夫復何言?祝天下導演不再當眾崩潰掉淚,小說家也毋須離群索居。